《汉书》被称为断代史,主要是因为 它所记载的历史时期是有限的,即西汉一代。断代史的特点是以某一朝代或时代为断限,主要记录这一时期或朝代的历史。《汉书》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的纪传体结构包括纪、表、志、传四部分,其中纪主要记载各个帝后的生平事迹,表按时间顺序列出朝廷官职变迁和诸侯王的世系,志涵盖了天文、地理、律历、食货等各个方面,而传则详细叙述了各时期重要人物的传记。这部史书始于西汉的建立,下至王莽篡位,共包括十二个皇帝的记载,因此被称为断代史。
断代为史始于班固,以后列朝的所谓“正史”都沿袭《汉书》的体裁,正如刘知几所说“自尔讫今,无改斯道”了。这种体裁的确立,使得《汉书》在中国古代史学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的史书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