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以下是他生平的主要事件:
早年经历
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没落地主家庭。
1892年进入三味书屋读书。
1898年改名为树人。
留学经历
1902年赴日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
1906年弃医从文,返东京从事文艺活动,并加入反清革命组织光复会。
回国后的活动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文学创作与思想发展
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1918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后期活动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26年8月,鲁迅南下赴厦门大学任教。
1927年1月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反共后,愤而辞职,转赴上海编辑《语丝》《奔流》等刊物。
1928年参加由创造社、太阳社发动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1930年起主编《萌芽月刊》(后为左联机关刊物),并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与“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自由人”“第三种人”进行论战。
晚年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
这些事件概括了鲁迅一生的主要经历和他在文学、思想、政治等方面的贡献。鲁迅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