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为什么定重阳节?

59

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命名来源于《易经》,其中“九”被定为阳数,而“九九”表示两个阳数相重,因此称为“重阳”或“重九”。

《易经》中的阳数

《易经》将“六”定为阴数,将“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因此被称为“重阳”或“重九”。

祭天与祭祖

重阳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当时人们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际祭天帝、祭祖。西汉时期,人们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喝菊花酒的习俗,同时也有求寿的习俗。

道学与祭祀仪式

道家经典《易经》中,将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因此称作“重阳”。阳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是为了“解厄”。

山岳崇拜与丰收庆贺

重阳登高源于山岳崇拜,宴饮源于庆贺丰收。自古以来,社会广泛形成登高远眺、秋游观景、吟咏骋怀、佩插茱萸、亲朋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老人节

1989年,中国政府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综上所述,重阳节的确定不仅源于《易经》中的阴阳学说,还与古代祭祀活动、道学信仰、山岳崇拜以及丰收庆贺等多种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如今,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还被赋予了尊老、敬老的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