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和杨振宁是两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们之间的友谊始于1935年,当时两人一同就读于志成中学。以下是一个关于他们的小故事概括:
早年友谊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与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两人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邓稼先在父亲安排下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学术与情感联系
杨振宁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他长期居住在美国,但他始终关注中国的科学发展,并多次回国讲学、访问。邓稼先在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第一线,成功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使中国国防自卫武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分离与重逢
1950年,邓稼先放弃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毅然回到中国。他与杨振宁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互相分享彼此的研究进展。1971年,杨振宁首次归国,两人才在15年后再次相见。1986年,得知邓稼先患癌临终,杨振宁立即赶回国,两人最终在医院的走廊中留下了一张合影。
最后的时光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杨振宁在邓稼先去世后的纪念活动中,深情地回忆了他与邓稼先的友谊,并表示邓稼先是他“最亲近的朋友”。
总结:
邓稼先和杨振宁的友谊不仅体现在学术上的互相支持,更在于他们共同报效祖国的志向和情感上的深厚联系。尽管两人后来因为不同的选择而天各一方,但他们的友情并未因时间和距离而淡化,反而更加熠熠生辉。邓稼先的牺牲和杨振宁的坚持,共同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