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杜威输给杜鲁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基层民众的广泛支持:
杜鲁门得到了基层民众的广泛支持,特别是中西部的选民。尽管杜威在选举初期拥有优势,但他未能有效吸引中下层选民,尤其是西部的选民。
杜威的策略失误:
杜威在选举期间主要采取空泛的口号,如“农业很重要;河里鱼儿多;自主才自由;未来在前方”等,未能提出具体的政策和计划来吸引选民。此外,他不愿意接近中下层选民,担心安全问题,这导致他失去了这部分关键选票。
杜鲁门的“大选远征”:
杜鲁门进行了长达31000英里的“大选远征”,走遍美国各地,直接与选民接触,赢得了大量支持。他的这种亲民策略有效地提升了他的选民基础。
民意测验的误导:
当时的民意测验普遍预测杜威将获胜,但实际结果却相反。杜鲁门的四处演讲和废除塔夫脱-哈特莱法的政策,重新赢得了劳工的支持,最终使他获得了胜利。
媒体的影响:
尽管杜威在选举初期拥有优势,但主流媒体几乎全部站在他一边,而杜鲁门则通过四处演讲和直接与选民接触,赢得了更多支持。
综上所述,杜威输给杜鲁门的主要原因是他在选举策略上的失误,未能有效吸引基层民众,而杜鲁门则通过“大选远征”和亲民政策,赢得了大量选民的支持,最终实现了爆冷胜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