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的《诫伯禽书》
“一饭三吐哺”
“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司马谈的《命子迁》
“此孝之大者”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诸葛亮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颜氏家训
“父母威严而有慧,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积聚万贯家财,抵不上读书有益。”
康熙家训
“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
“凡人孰能无过?若过而能改,即自新迁善之机。”
曾国藩家训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易经》讲: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朱子家训
(未提供具体原文,但朱子家训以儒家“修身”“齐家”的核心思想为宗旨,广采儒家的为人处世经验、方法编撰而成,是一部详尽的“治家”规范书。)
韩愈家训名言
(未提供具体原文,但韩愈家训中可能包含关于为人处世、教育子弟等方面的内容。)
霍渭厓家训
(未提供具体原文,但霍渭厓家训全书分为三篇,包括对子弟言行举止的规定、仪容仪表的要求,以及尊师重道、孝敬亲人、友善朋友等内容的训条。)
章氏家训
(未提供具体原文,但章氏家训讲述安家处世之道,包括耕与读、俭与勤、让与忍、盗与奸、嫖与赌、暴与凶十四字阐述处世之道。)
这些家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品德修养的重视,也包含了治家、教育后代的智慧。希望这些原文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