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坚持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力争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释放内需潜力
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乡村既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场,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发挥比较优势
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
保证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这需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打造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高水平开放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强化内需主导
促进消费升级,优化国内市场环境,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稳定外资外贸,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形成内外互济的良好态势。
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体系
通过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增强消费能力。同时,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既能拉动投资,又能催生新的消费场景。
优化产业链布局
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自主性,保障国内生产和消费的顺畅衔接。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