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荣,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杜甫《满月飞明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端午节
文秀《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李静山《节令门·端阳》:“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宋之问《途中寒食》:“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重阳节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春节
孟浩然《田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毛滂《玉楼春》:“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元宵节
元好问《京都元夕》:“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唐寅《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苏道味《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这些诗词分别描绘了各个节日的传统习俗和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这些节日的独特感受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