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摘录的落款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正文内容的出处 :明确指出所摘录内容来自哪部作品或文献。赠送对象:
如果作品是作为礼物赠送给某人,需要注明受赠者的姓名或号。
创作缘由:
简要说明创作这幅作品的动机或感受。
创作时间:
注明作品完成的具体日期。
作者姓名字号:
包括作者的姓名和字号。
落款的形式通常分为“单款”和“双款”两种:
单款
短款:仅包括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例如:“右录苏东坡前赤壁赋,辛丑春月如庐林超凡。”
长款:在短款的基础上,增加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例如:“辛丑春月十五夜,月明星稀,晚风轻拂,独坐书斋灯下,闲读《苏轼文集》,至《前赤壁赋》一文,有感于坡翁之畅达,遂濡墨书之,如庐林超凡。”
穷款:只落作者姓名或名号,适用于空白不多、留白很少的情况。例如:“如庐林超凡。”
双款:
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者号,位置较高。例如:“东坡居士书《前赤壁赋》。”
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例如:“辛丑春月十五夜,书于如庐林超凡。”
在落款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字体大小:
落款的字体一般应比正文小,以保持整体的比例和协调感。
位置:
落款通常写在正文内容的后面,不宜转行另起一行,以保持作品的连贯性。
印章:
如果需要,可以在落款处盖上作者的印章,印章的大小应与作品整体风格相匹配,且不宜过大或过小。
通过以上格式和注意事项,可以使书法摘录的落款既规范又有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