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律的名人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几个著名的例子:
徐溥自律故事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原来是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徐溥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通过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最终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柳传志自律故事
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非常注重时间观念,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晏婴自律故事
晏婴,字仲平,春秋时齐国大夫,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他才华出众且严于自律。尽管位高权重,但生活极为俭仆,从不搞特殊。齐景公要为他另盖新房,被他婉言拒绝。晏婴平时着装简朴,驾乘的是驽马破车,齐景公派人给他送来壮马华车,他也拒不接受。
屈原自律故事
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最终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鲁迅自律故事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这些故事都展示了自律在个人成长和成功中的重要性。通过自律,他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品德和能力,还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