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治家八德分别是: 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勤:
曾国藩一生都坚守“勤”字,早起、写日记和家书、读书、练字,样样都勤。在家庭教育方面,他大力倡导“勤俭持家”。
俭:
曾国藩告诉儿子:“我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即使官至两江总督,他也只穿家人亲手做的衣服,吃自己家里种的菜,衣食住行非常俭朴。
刚:
曾国藩说:“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成大事者都是刚强自立的。但做人不能过于刚强,要懂得刚柔并济,以柔克刚。”刚并不是说要暴虐,只是矫正弱点,使弱变强;柔也并不是指卑弱,而是在自己强的方面要学会谦让。
明:
曾国藩说:“明有二端:一曰高明,二曰精明。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吾兄弟忝居大家,天分均不甚高明。”
忠:
曾国藩强调忠诚,忠于国家、家人、朋友,保持内外的一致性,做到慎独则心安。
恕:
曾国藩嘱咐儿子要宽厚,待人要厚道,不刻薄,不要尖酸刻薄,不要羡慕妒忌恨他人,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谦:
曾国藩认为谦虚是一种极高的认知,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善于反省自己,知道敬畏。但对常人而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和膨胀则是他们的常态。
浑:
曾国藩评价爱将李续宾“一味浑含,含弘渊默,大让无形,稠人广坐,终日不发一言”,因之号召自己的儿子向李续宾学习。浑含,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灰度,用郑板桥的话讲就是难得糊涂。
这些八德不仅是曾国藩个人的修身准则,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家庭和后代,形成了曾氏家族独特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