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诗词、谚语和歇后语。以下是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谚语和歇后语:
古诗
杜甫《端午日赐衣》:“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谚语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歇后语
过端午的龙头——光耍嘴。
癞蛤蟆躲端午——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端午节拜年——不是时候。
端午节包粽子——有棱有角。
端午节吃饺子——别出心裁。
端午的黄鱼——在盛市上。
端午后的莒蒲——过时候不顶用。
端午节卖历书——过时货。
这些诗词、谚语和歇后语不仅丰富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节日习俗和文化背景的窗口。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