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和防范审计风险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
严格依法开展审计监督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依法开展审计监督。
严格履行请示报告制度,规范制定和执行审计计划,对移送事项严格审核把关。
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抓好调查了解、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定性不准、适用法规不当、处理意见不当等问题,要落实好审计质量控制责任。
切实加强审核、复核、审理工作,把问题消灭在出具审计结果性文书之前。
全面排查和认识风险
客观认识审计工作本身的风险,审计风险存在于整个审计活动中。
全面排查风险,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分布于审计各个要素之中。
健全风险防控制度
在规章制度的健全方面完善,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审计风险防控取得实效。
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外部环境,评估风险水平。
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审计计划阶段就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审计程序。
谨慎选择委托单位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谨慎选择委托单位,严格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运用科学审计方法和工具
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如抽样审计、分析性审计、详细审计等,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培训和考核,确保审计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审计人员应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对发现的异常事项进行深入调查。
加强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和监督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情况,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业务活动和财务记录真实、合法、完整。
被审计单位应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明确的职责分工、合理的授权审批流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以及定期的内部审计。
及时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的变化
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根据变化情况调整审计程序和方法,确保审计结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规避和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