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破釜沉舟
故事内容:孟尝君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大臣,他带领秦军攻打敌人后,为了鼓励自己的士兵,命令烧掉了他们的粮食和炊具。这样一来,士兵们就没有退路,只能与敌人战斗到底。最终,秦军取得了胜利,孟尝君的坚持不懈成为了胜利的关键。
寓意:在面对挑战时,我们不能气馁,而是要坚定信心,并为自己设立不放弃的目标。只有坚持不懈,我们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管仲弃车保师
故事内容:管仲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名臣,他曾因犯法而被判罚流放。在途中,管仲遭遇了暴雨,车子被困在泥潭中无法前进。此时,管仲决定抛弃自己的豪华车辆,转而救助驾车的马车夫。最终,因为管仲的救助,马车夫帮助他脱离困境,并带他回国。
寓意:当我们面临困境时,不能害怕放弃舒适的生活,而是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并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并战胜困难。
头悬梁锥刺骨
故事内容:战国时苏秦,与魏人张仪同师鬼谷先生。他夜间读书,苦心钻研,困倦欲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脚步上。汉代孙敬好学,读书时,用绳子把头发系在屋梁上,以防止打瞌睡,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最终他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寓意:通过极端的方法来保持清醒和专注,体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故事内容:北宋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了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他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大文豪,写出了《资治通鉴》。
寓意:通过持续的努力和自律,克服了懒惰和困难,最终达到了目标。
孙康映雪夜读
故事内容:晋人孙康,家贫而酷爱读书。夜晚,虽有时间却买不起灯油,只好默默地回忆,消化白天学过知识。有年冬天,他半夜醒来,感到屋内并非漆黑无光,还能隐约约看到一些东西,原来是皑皑白雪反映所致,这给了他启发:何不借雪光来看书呢?于是雪夜,特别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孙康苦读的好时光。
寓意:利用环境条件,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愚公移山
故事内容: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的愚公,年纪将近90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丘也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呢?”众人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余留的岁月和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担心什么挖不平?”河曲智叟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