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虎的典故和歇后语非常丰富,下面列出一些主要的:
典故
武松打虎:
武松在景阳冈打死了吊睛白额老虎,成为英雄事迹。
正龙拍虎:
指某人或某事物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强大,但实际上并不如表面所示。
纸老虎:
比喻外强中干,看似强大实际虚弱的人或事物。
狐假虎威: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初生牛犊不怕虎:
形容年轻人敢做敢为,不知害怕。
调虎离山:
通过计谋使敌人离开其防守之地,以便轻易取胜。
为虎作伥:
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为老虎效力。
歇后语
一山不容二虎:
比喻一个地方不能同时容纳两个强者。
老虎屁股——摸不得:
比喻不能轻易触犯权威或危险人物。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形容在没有强者的情况下,弱者也能暂时称霸。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水遭虾戏:
比喻失势的人或事物遭到轻视或欺凌。
虎毒不食子:
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即使凶恶的人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
八虎闯幽州:死的死,丢的丢:
比喻损失极大。
抱着老虎喊救命:自找死:
比喻自己找死的行为。
被窝里喂虎:害人又害己:
比喻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扯着老虎尾巴:抖威风:
比喻借别人的势力来显示自己的威风。
打个喷嚏吓死虎:赶巧:
比喻事情巧合,正好遇到。
画上的老虎:吃不了人:
比喻只是样子好看,实际上不起作用。
绝壁上的爬山虎:敢于攀高峰:
比喻有勇气和决心去攀登高峰。
拉着虎尾喊救命:自己找死(比喻自寻死路):
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老虎不吃人:恶名在外(比喻有了坏名声就难以挽回):
比喻已经有了很坏的名声,难以挽回。
老虎不嫌黄羊瘦:沾荤就行:
比喻不管对方条件如何,只要有利可图就接受。
老虎吃肉:亲自下山(比喻亲临占气场):
比喻亲自出面处理重要事务。
老虎出山遇见豹:一个比一个恶:
比喻双方都很凶恶,一个比一个更厉害。
老虎串门:稀客:
比喻不常见面的客人。
老虎打哈欠:口气真大:
比喻说话口气很大,气势很盛。
老虎打架:劝不得:
比喻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无法劝阻。
老虎打瞌睡:难得的机会:
比喻难得的好机会。
老虎戴道土帽:假装出家人:
比喻伪装成某种身份或样子。
老虎的儿子:别看他(它)小:
比喻外表看起来小,实际上可能很有能力或潜力。
这些典故和歇后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底蕴,还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形象地表达了各种情感和道理。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