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是一些关于孝亲敬长的名言和故事:
名言: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 《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 《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 孔子
“百善孝为先。” —— 《论语》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孟子》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论语》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 《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 《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 《论语·学而第一》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论语·学而》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 曾参
“孝有3: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 戴圣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 孟子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 罗曼·罗兰
“父母者,人之本也。” —— 司马迁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 —— 巴尔扎克
“父母给的那叫背景,自己打的才叫江山。” —— 爱迪生
“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 雨果
“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老人今天就是自己明天。” —— 《孝经·圣至章》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 《孝经》
“给老人一份幸福,就是给自己一份快乐;给老人一片天空,就是给自己一片绿地。”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每个人都要走向衰老,每个人都要尊重老人。”
“内睦者,家道昌。”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我们爱护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 歌德
“老人受敬重,是人类精神最美妙的的一种特权。” —— 司汤达
“开头吧,孩子,开头用微笑去熟悉你的母亲吧!” —— 维吉尔
31.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 孟子
32. “对老年人的敬重是自然和正常的,敬重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 —— 戴维·德克尔
33. “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敬重,对子女要慈祥,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故事:
孝感动天:
舜的故事,舜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始终恭顺,对父亲和弟弟慈爱,最终感动天帝,成为帝王。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口尝过母亲所服的汤药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啮指痛心:
曾参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母亲咬手指盼他回家,曾参立刻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