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取义是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常常导致与原意不符。以下是一些通俗的例子:
“好儿女该不该有四方之志”
大陆大学生在辩论中引用了《论语》中的“父母在不远游”来支持观点,但忽略了后面的“游必有方”,结果反而给对方辩手提供了有力证据。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的原意是“众生平等,天地很公平”,但被断章取义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完全变了味。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原话为四川方言“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指吃得苦不怕跑路才能够猎得着狼,但被误传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无毒不丈夫”
原话为“无度不丈夫”,指做事有分寸才算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但被误传为“无毒不丈夫”。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原话为“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指三个貌似平庸的普通军官凑在一起,也能抵得上诸葛亮的才能,但被误传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原句为“跳进黄河洗不清”,指黄河的水太浑浊,但被加了一个“也”字变成“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意思变成世上就数黄河的水最清了。
“吾生有崖,而知无崖”
原句为“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的。但被断章取义为“只要我闭上眼睛,世界就没有什么悬崖”。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句为“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意思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但被误传为夫妻关系的誓言。
“以德报怨”
原句为“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如果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砖头回击他。但被误传为“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断章取义可能导致的误解和谬误,因此在引用名言或俗语时,需要注意其完整的语境和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