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小行星有多少个名字

59

小行星的名字通常由发现者、命名机构或国家命名,具体规则和分类如下:

一、命名规则

临时编号

文学家或观测者首次发现小行星时,会赋予其临时编号(如“1932AB”)以区分其他观测结果。

国际统一格式

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确认后,小行星会获得永久编号(如“1801C3”),格式为“年份.字母.序号”。

发现者命名权

发现者通常有权在10年内为小行星命名,例如“南京大学星”(3901号)。

中国科学家命名案例

- 张弥曼星(347336号):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以中国四足动物起源研究奠基人张弥曼院士命名。

- 叶培建星(456677号):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命名,表彰其在空间探测领域的贡献。

- 王德民星(210231号):大庆油田专家王德民命名,纪念其分层开采技术。

- 吴文俊星(7683号):数学家吴文俊命名,表彰其创立的“吴方法”。

- 屠呦呦星(31230号):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命名,纪念其抗疟疾贡献。

二、常见命名来源

科学家命名:

如张弥曼星、叶培建星等,多用于纪念重大科学贡献。

机构命名:

如“南京大学星”(3901号)。

国家/城市命名:

如“侯祥麟星”(236845号)。

三、特殊命名现象

昵称与别称:部分小行星因形状、轨道特征或发现背景被赋予趣味性名称,如“银河序列车”“猫猫宇航员”等。

未命名小行星:仍有大量小行星(如433号爱神星)未被正式命名。

四、小行星数量

截至2025年2月,已确认的小行星数量超过127万颗,其中约25%(34万颗)被永久编号。未来随着观测技术提升,更多小行星将获命名。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规范、中国科学家命名案例及小行星观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