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及其下辖区域在不同时期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和名称变更,具体如下:
一、濮阳市本级名称变更
古称与历史沿革 濮阳古称“帝丘”,春秋战国时期为卫国都城,秦汉后改为“濮阳”。这一名称沿用至现代,成为城市最经典的古称。
行政区划调整
1983年设立县级“郊区”(1987年撤销);
1986年撤除县级“市区”,改为“华龙区”。
二、下辖县市名称变更
历史名称与归属
濮县: 1949年属濮阳专区,1952年划归山东,1956年撤销; 观城县/朝城县
滑县:1949年属专区,1986年划归河南;
长垣县/封丘县:1949年属专区,1954年分别划归新乡专区;
城关区:1949年设县级区,1950年撤销。
其他相关调整 清丰县:
古称“顿丘”,西周置县,唐代分属东郡、济阴郡等,历史可追溯至2200多年。
三、其他相关说明
古称的象征意义:濮阳因位于濮水之阳得名,历史上曾为多朝古都,如东周卫国都城、战国楚丘等;
名称变更的影响:部分历史名称(如“东郡”“澶州”)仍被保留为地名(如清丰县),但已不再作为行政区域名称使用。
综上,濮阳及其下辖区域共经历了13次名称或行政区划调整,既有古称的延续,也有现代行政区的设立与撤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