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阿蒙是一个汉语成语, 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吕蒙,后用来比喻缺少学识和才干的人,或者用来形容人学识尚浅。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并且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
具体来说,吴下阿蒙的典故与吕蒙有关。吕蒙原本是一个不读书、做事粗鲁的人,但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最终成为学识渊博的名将。因此,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那些学识和才能有了显著提升的人。
例如,当一个人通过学习进步很大,人们可能会说“他已不再是吴下阿蒙”,意味着他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再是过去那个学识浅薄的人。
总的来说,吴下阿蒙这个成语通过吕蒙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学识和才能的显著提升,以及人们对此的肯定和赞扬。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