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和林徽因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因一段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而备受关注。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徐志摩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液》。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林徽因190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其父林长民是清末才子,曾留学日本,爱好写诗词、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国务院参议、司法总长等要职,他对林徽因的文学和建筑兴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林徽因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女,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学家、文学家,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相识于1921年,当时徐志摩已经在英国留学,而林徽因随家人也在伦敦。两人一见如故,迅速陷入爱河。然而,徐志摩已有妻子张幼仪,这段感情最终没有结果。尽管如此,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感情至深,他在离婚后仍多次向林徽因表白,并为了她离婚。林徽因最终选择了梁思成,两人结为夫妇,并共同致力于建筑事业。尽管徐志摩后来与陆小曼结婚,但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的情感纠葛仍是文学史上的佳话。
他们的作品,尤其是徐志摩的诗歌和林徽因的散文,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他们的故事也一直被人们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