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想要隐瞒某些事情,但由于过度掩饰反而使得事情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以下是一些与“此地无银三百两”相关的好词好句摘抄:
成语解释
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读音: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解释: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成语出处
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
成语造句
他极力说这事与他无关,可脸却红红的,这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看到刘强杀人的眼神,冉天乐故意一摊手扬了扬眉毛,一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挑衅表情。
听到徐阳这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话,祁怜娇笑起来。
老师询问是谁做的错事,小刚第一个否认了自己,纯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
果然是你写的,还蒙我,这叫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
相关成语
欲盖弥彰:想要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却更加暴露明显。
不打自招:指还没有拷问就主动招供了自己的罪行。
弄巧成拙: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掩耳盗铃: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多此一举: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
这些好词好句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