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第二章中的一些好句摘抄如下:
语言与社群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的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
行话与特殊语言
“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即所谓的‘行话’。”
乡土社会的“愚”
“乡土的‘愚’可以说是一种精英主义的偏见,也可以说是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现象,当乡村环境改变,人的需求与意识同样也会改变,进而消除所谓的‘愚’。”
熟悉与信任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在一个地方生下根。”
特殊语言与文字
“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群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是无法翻译的字句。”
“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文化与记忆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
文字下乡的局限性
“文字下乡并不能让乡下人‘聪明’起来。”
社会变迁与土地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这些句子摘抄涵盖了《乡土中国》第二章中关于语言、文化、社会变迁等方面的核心观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乡土社会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