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泰族训》
百姓没有廉耻之心,是不能够治理的;不去修治礼义,廉耻观念就不能建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 为伯夷之廉。
《小窗幽记》
不晓廉耻,衣冠狗彘。
《日知录•廉耻》
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诗经·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论语·公冶长第五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于予与改是。”孔子登门后,看到原壤竟然如此没礼貌地接待他,就说到:你年轻的时候没有礼节和孝悌的观念,浑浑噩噩长大后,你一事无成,所以你就没有心得体会来教育后人,你这样苟且活着,跟害人虫又有什么两样。
这些古文都表达了不懂礼义廉耻的危害,强调了礼义廉耻在个人品德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