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食言而肥”之外,还有一些关于失信的成语故事,它们的故事情节相对较短,以下是其中几个例子:
杀鸡儆猴
故事梗概:古代有个官员想要镇压民众,就找了一个无辜的百姓杀了,并把他的头放在村口示众,用来威胁其他人不要犯法。
三顾茅庐
故事梗概:诸葛亮三次拜访刘备,想要说服他接受自己做军师,但是刘备一直犹豫不决。最后,诸葛亮决定去茅庐隐居,等到刘备主动来拜访他,最终实现心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故事梗概:晋朝时期,文学家杜预因为一次偶然的献策获得了晋武帝的青睐,但是他因为酒后失言而被贬到了鄱阳。但是他并不气馁,继续努力,最终又回到了朝廷高位,并展开一项重要的文化改革。
言而无信
故事梗概:春秋时,齐襄公派大将连称、管至父去守卫葵丘。连称问齐襄公:“我们何时能回来?”当时正是西瓜上市季节,齐庄公一边吃瓜一边说:“明年吃瓜时派人替换你们。”一年之后,齐襄公却忘了约定。管至父只好送回一瓜,并提出按时替换的要求。齐襄公十分振怒,平静下来之后,对送瓜的人说:“他们要想回来,在等一次瓜熟吧。”连称、管至父见齐襄公言而无信,又气又恨。后来,他们二人参加叛乱,杀死齐襄公。
轻诺寡信
故事梗概:晋朝有个人叫殷羡,曾经做过豫章郡的太守,当他卸任离开豫章回京城时,很多人托他带信,他都答应了。当他走到长江边时,便把这些信全部扔到水里,说:“都请到水里去吧!要沉要浮随你们自由,我殷羡不当太守了,可也不能给人家当信使啊!”
这些故事都简短明了地表达了失信的含义,可以作为了解失信成语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