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实守信的成语和古诗如下:
成语
一言九鼎:形容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返朴还淳:指恢复原始的诚实和朴实厚道的社会风气。
滑头滑脑:形容人狡诈、不诚实。
杀彘教子: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
实心实意:指真诚实在的心意。
童叟无欺:货真价实,抱诚守真。
言而有信:说话有信用。
取信于民:取得民众的信任。
信誓旦旦:誓言说得非常诚恳。
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一诺千金:承诺的话价值千金。
赤诚相待:以至诚之心待人。
背信弃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信口开河:说话不负责任,随口乱说。
威信扫地:威信完全丧失。
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诚至金开:真诚到了极点,连金子也会打开。
修辞立诚:在言辞上建立诚信。
金口玉言:原指帝王说的话,亦泛指不可改变的权威性的话。
言而有信:说话有信用。
拾金不昧:拾到金钱财物不隐藏起来据为己有。
路不拾遗:路上没有人会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
驷马难追:形容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驷不及舌:由“驷马难追”演变而来,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说一不二:形容人意志坚定,说话算数。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
徙木为信:通过实际行动取信于人。
海枯石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指天誓日: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
古诗
《咏商鞅》宋·王安石: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老氏碑》隋·薛道衡:用之治身,则神清志静;用之治国,则返朴还淳。
《韩非子·外诸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曾子曰:“……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礼记·中庸》: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这些成语和古诗都表达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涵盖了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