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被广泛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这些作品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生的哲理。托尔斯泰坚信艺术应当为道德服务,并致力于通过文学作品来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
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丰富而多彩。他出生于俄国图拉省的一个贵族家庭,早年失去父母,由亲戚抚养成人。在喀山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后,他放弃了学业,回到自己的庄园进行农事改革,并致力于教育农民。1851至1854年,他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至1855年,他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托尔斯泰晚年逐渐转变为一个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他批判私有制、教会和国家,主张通过道德自我完善和基督教的爱来实现社会改革。他的一些著名名言包括: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了解一切,就会原谅一切。
没人对你说“不”的时候 你是长不大的。
选择你所喜欢的,爱你所选择的。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一个人越聪明、越善良,他看到别人身上的美德越多;而人越愚蠢、越恶毒,他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也越多。
我们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因此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你的缺点过于明显,那是因为上帝偏爱你的美味。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这个世界上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上相反的时刻。
一个人就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越小。
托尔斯泰的思想和作品至今仍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他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他的作品和思想不断地启发着人们对于人性、社会和生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