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国家安全观的名言警句丰富多样,涵盖了不同思想家和学派的安全理念。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代国家安全观名言:
孔子
“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于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周易》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汉书》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庄子》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诗经》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礼记·中庸》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宋·苏轼
“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安全陋躯,畀付善地。”
汉·焦赣
“道里夷易,安全无恙。”
唐代诗人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代诗人王昌龄
“出塞”
《韩非子·喻老》
“千丈之堤,溃于蚁穴。”
顾炎武
“天下安全,匹夫有责。”
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国家安全的多角度思考,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智慧和经验。通过这些名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国家安全观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