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是“如火如荼”这个成语所对应的历史人物之一。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哀公二年》,原文是“晋侯闻之,曰:‘吴其亡乎!吾闻之也:国之大节有五,其章于天子之典者有三。王问典而籍对,王问例而籍对以实,王问情而籍对以理,王问罪而籍对以谏。于是乎有典有则,有例有实,有情有理,有谏有罪。于是乎有赏有罚。吴王夫差破越,入郢,杀伍子胥,烧杀掳掠,乃有如火如荼之盛。”。
夫差是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至前473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吴国极其好战,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他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前482年,夫差在黄池之会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夺得霸主地位。然而,前473年,越军乘虚而入,杀死吴太子,最终越国灭吴,夫差自刎,时年55岁。
“如火如荼”这个成语形容事物发展得非常猛烈、旺盛,就像火一样红。在这个故事中,夫差在位期间,吴国国力强盛,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地想要成为中原霸主,其军事行动之猛烈、旺盛,正如“如火如荼”所形容的那样。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