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端午节的故事》读后感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以此来祈福消灾、防疫保健。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端午节的来历。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他因为忠诚于国家而被后人敬仰。当楚国被侵略时,屈原多次上书楚王,希望国家能够安定繁荣,但最终却被奸臣所害,心怀悲愤地投汨罗江自尽。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五月初五这天划龙舟、吃粽子,并将这些习俗传承下来。
通过这些故事,我感受到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怀。他的忠诚和勇敢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同时,端午节也是一个家人团聚、欢度佳节的时刻。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和亲人一起享受美食,增进感情,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我对端午节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每当这个节日到来时,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包粽子、看龙舟赛,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学会了做粽子,还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和意义,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铭记历史,传承文化,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