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山中书事》元代·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柳永《忆帝京》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王建《望夫石》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范成大《车遥遥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暂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灯半昏时,月半明时。我从出生开始便不懂得什么叫相思。刚明白什么是相思,就开始忍受相思之苦。身如白云漂浮无依,心如飞絮漂泊无凭,呼吸如细丝漂移无定。我殷殷期盼的情人到哪里去了呢?只留下一缕余香。灯光半昏半亮,月光半明半暗时,那痛苦最是深沉。初恋少女的相思,是情思辗转,恍惚迷离。”
朱淑真《谒金门·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流光匆匆,三春将半,目之所及,花落春残。栏杆十二曲,日日斜倚遍。徘徊愁思长,可叹天不管。风和日暖,人却孤单,还不如那莺莺燕燕,双双对对,绕树翩飞。残花落满院,帘幕不肯卷,只怕看到那落花逝去,更添悲哀。那芳草萋萋到天边,思恋的人儿却更在天边外,怎不令人愁肠欲断。”
李白《长相思·其二》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顾夐《诉衷情》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这些诗句虽然较为冷门,但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情和高级的情感表达,是爱情诗词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