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弗受玉:
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得到一块宝玉,献给主管建筑工程的大臣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作珍宝;如果给我,我们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
杨震拒金:
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送金十斤相赠。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地退出,时人因此称其为“四知先生”。
羊续悬鱼:
东汉羊续到南阳郡上任不久,他属下的一位府丞送鱼给他。羊续拒收,将鱼挂在屋外,晒干后归还。此后,百姓敬称羊续为“悬鱼太守”。
陶母责子:
东晋陶侃年轻时当过浔阳县的小史,一次派人将一罐干鱼送给母亲品尝,母亲不但令差役将干鱼送回,还写信责备他。陶侃读信后愧悔交加,自此以后,严母训导铭刻在心,为官40年,勤慎实职。
于谦拒礼: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并写了一首诗证明心迹。
杨继宗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可是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太监怏怏走了。
晏婴辞礼:
春秋时期的齐国丞相晏婴,辅佐三朝,历时40年,廉洁从政,清白做人,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一一辞绝。
顾协怒打行贿门生:
南北朝时,南朝中书通事舍人顾协为政清廉,一次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送礼行贿,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这个门生重打二十大板,赶出了门外。
刘宠一钱太守:
东汉时,刘宠任会稽太守,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清廉自守。后被调任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刘宠不受,只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因此被称为“一钱太守”。
苏东坡拒礼:
北宋时期,苏东坡担任徐州知府,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一次,有人送他一盆月季花祝寿,他收下并咏诗表示感激。
公仪休拒鱼:
战国初期鲁国宰相公仪休喜欢吃鱼,但有人送鱼给他,他坚辞不受,说:“正因为喜欢吃鱼,所以不能接受。”
张瀚新鞋踩泥:
明代官员张瀚初任御史时,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延相。王延相讲述了自己乘轿遇雨的故事,张瀚听后感悟,严谨从政,廉洁为官。
江一麟夫廉妻贤:
明代官员江一麟任地方官时颇有作为,被提拔到中央某部担任郎官。他清廉如水,不占百姓便宜,其夫人贤良,时刻监督他,规谏他的不当行为。
季文子家无衣帛之妾:
季文子执掌鲁国朝政33年,财税大权一直控制在手里,他生活俭朴,家中没有衣帛之妾,以身作则,为百姓树立了榜样。
陈实功戒奢靡:
明代官员陈实功为官清廉,禁止奢侈浪费。他本人生活简朴,穿着朴素的衣服,饮食简单,深受百姓爱戴。
海瑞刚正不阿:
明代名臣海瑞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他执法严明,惩治贪腐,深受百姓尊敬。
林则徐禁烟:
清代名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