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君子自强不息”的事实论据,可以从以下几个例子中看到:
张海迪:
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但她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她还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王安:
六岁时因决定喂养一只小麻雀而得到教训,明白了只要认准了能做的事,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可依赖他人,不可优柔寡断。
贝多芬:
在失去聆听能力后,他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豪言壮语,并用《命运》之曲谱写了自己生命的辉煌。
门捷列夫:
俄国杰出的化学家,一生从事化学研究,勤奋不息,硕果累累。即使在临终前三个星期,他还参加讨论了乘飞艇到北极探险的计划。
史蒂芬·霍金:
英国物理学家,在1963年被确诊为肌肉萎缩症,医生认为他只能活2年时间,但他坚持到现在,取得卓越的成就,获得学术界与大众一致的敬重。
陈景润:
我国数学家,为了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他整天进行数学演算,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工作,最终初步论证了“哥德巴赫猜想”。
邓亚萍:
在我国乒坛乃至世界乒坛上的地位无可争议,从1986年13岁拿到第一个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开始,到1997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短短的11年间,一共拿到153个冠军。
范仲淹:
幼时家贫,没有饭吃,喝只能粥,但他坚持学习,最终有所作为。
匡衡:
西汉时的一个大学问家,小时候喜欢读书,因家里穷买不起蜡烛,晚上无法看书,但他通过在墙上凿洞借光来读书。
陆羽:
唐朝学者,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他执意下山求学,最终成为著名的茶学家。
这些例子都展示了“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即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