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羞恶之心”的名言,以下是一些出自不同文献的引用:
《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公孙丑章句》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论语·子路》
“行己有耻。”
《孟子·公孙丑上》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离娄上》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尽心上》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礼记·中庸》
“知耻近乎勇。”
杨雄《法言·君子》
“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朱熹《朱子语类》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吕坤《呻吟语·治道》
“五刑不如一耻。”
龚自珍《明良论二》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这些名言都强调了羞恶之心在人性中的重要性,指出它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希望这些引用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