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立群(1904-1976),学名卢骥,字龙骧,号立群,出生于湖北黄安,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革命家、教育家,其人生经历与家族背景紧密相关,主要成就涵盖革命斗争、地方建设及教育事业。
一、家庭背景与教育经历
家族渊源
卢立群出生于黄安八里湾礼家田,祖父卢钟金曾任国子监贡生(副举人),父亲卢受之则通过读书治家。虽家道中落,但家族重视教育,其父早年参与辛亥革命。
求学经历
他早年留学日本,先后在东京工业大学学习建筑工程,1926年学成回国后投身革命与建设事业。
二、革命与建设贡献
参与重大历史事件
参与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大革命及武汉和平解放等运动。
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北伐军政治部负责人、黄埔军校教官,并发起汤池训练班。
地方建设先驱
作为武昌城区近代化建设的规划者,他致力于保护传统文化与吸收现代资源,推动城市更新。
三、教育事业与师承关系
教育理念与实践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主张“立群贤弟”(卢立群)与“必武我师”(董必武)的师生传承,强调爱国与实践结合。
师承故事
董必武曾称卢立群为“立群贤弟”,卢立群则尊称董必武为“必武我师”,其母朱世濂也曾在子女教育中延续这一尊称。
四、历史评价与纪念
卢立群与董必武、郭沫若等革命家结下深厚友谊,其旧居被列为武汉名人旧居和文物保护单位。
后代通过建立纪念馆、举办活动等方式传承其爱国精神,例如卢立群之孙卢纲曾邀请董必武、郭沫若后人参观故居。
总结
卢立群是兼具革命理想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物,其一生贯穿民族独立、社会建设与教育传承,是武汉乃至湖北地区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