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文作者名字的修改,需根据论文的审稿阶段和期刊规定来操作,具体规则如下:
一、修改前的注意事项
仔细核对作者信息 在提交论文前,务必检查作者姓名、顺序及署名人数是否与单位信息完全一致,避免因拼写错误导致修改。
避免非必要修改
作者信息的修改需有充分理由(如新增作者贡献、名字拼写错误等),且通常需期刊编辑批准。
二、不同阶段的修改流程
1. 投稿前修改(推荐)
修改可行性: 大多数期刊允许在稿件被接受前修改作者信息。 操作步骤
2. 稿件接收/录用后修改
修改难度:部分期刊(如SCI收录期刊)严格禁止修改,需等到审稿通过后重新提交。
操作方式 联系编辑
编辑审核:编辑会评估修改合理性,部分期刊需主编签字同意。
3. 出版后修改
修改限制:发表后修改作者信息难度较大,通常需全体作者共同申请。
操作流程:
联系出版方: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如护照、职称证明)及修改原因说明。
完成修稿:根据出版方要求调整稿件内容及作者信息。
三、关键注意事项
所有作者同意:
需获得每位原始作者书面同意,部分期刊要求签字确认。
期刊政策差异:
不同期刊规定不同,SCI期刊通常更严格,其他期刊可能允许在返修阶段修改。
时间影响:
修改可能延长论文发表周期,建议尽早确认作者信息准确性。
四、特殊情况处理
名字拼写错误:若为笔误,可在清样阶段联系编辑沟通修改。
作者贡献争议:需提供额外证据(如工作量统计、成果分享记录)支持新增作者的贡献。
总结
修改论文作者信息需谨慎对待,建议在投稿前完成所有作者确认。若已投稿,应优先联系目标期刊了解具体规则,并尽量在审稿前完成修改。若修改已发表论文,需遵循出版方流程并承担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