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是一句 成语,意思是 见机行事,该进行就进行,该停止就停止。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
当行则行:在适宜行动的情况下果断行动。
当止则止:在适宜停止的情况下及时停止。
出处
该成语出自《缀白裘·钗训记·讲书》。
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文章要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尹虎在《传习录》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应用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既不盲目冒进,也不轻易放弃。
在企业管理、个人决策、生活选择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相关引用
吴晓波在跨年演讲中引用了苏轼的一句话:“行于当行,止于可止”。
苏轼的这句话还来源于《周易》:“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综上所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是一句强调顺应时势、灵活应对的成语,适用于多种生活和工作场景。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