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这位北漂车夫,以其坚韧和执着在小说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以下是对他神态描写的精彩片段:
喜悦与激动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坚定与决心
祥子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就好象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恐惧与不安
祥子不敢再看天上。他低着头,心里急而脚步不敢放快的往前走。他想起了这个:既是拉着骆驼,便须顺着大道走,不能再沿着山坡儿。由磨石口——假如这是磨石口——到黄村,是条直路。
愤怒与反抗
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紧扫搭着我!”祥子的脸忽然紫了,挺了挺腰,好象头要顶住房梁,一把抓起那张毛票,摔在太太的胖脸上:“给我四天的工钱!”。
这些片段通过细腻的神态描写,展现了祥子这一角色的复杂情感和性格特点,从喜悦到恐惧,从坚定到愤怒,祥子的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