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中描写蝉的句子包括:
蝉声洪亮而高远,古往今来,那“知了,知了”的鸣唱,曾使情感丰富而细腻的诗人们写下了诸多美丽动人的诗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热死我啦!”蝉抱怨道,“这些榆树形成了一个大烤箱,好像专门烤我似的。”
我口渴得要命,唉,如果能有一杯冰镇青草汁就好了!”
听说人类是我们的音乐迷,他们不但喜欢听我们唱歌,还会模仿我们的声音。但我想,他们可能不知道,我们唱歌也是因为需要散热,而不是想当明星。
知道吗?我们蝉有四种性别:雄蝉、雌蝉、雄蝉老婆和雌蝉老婆。这真是个奇迹,一个小小的身体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种性别。
我们蝉的寿命很短,大部分种类只能活7到10天,但是我们会用一整个夏天来歌唱。
有些人觉得我们整天唱歌很烦,但这是我们的天性啊。再说,我们唱歌也是为了吸引配偶。
人类说我们是噪音制造者,我觉得他们应该试着听听我们的歌声,感受一下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你知道吗?当我们在地下生活的时候,简直就是一群小聋子。
蝉也叫知了。知了的后代从卵中孵化后,就会钻入地下,在树的根部吸食树木的汁液,慢慢长大。这个过程很慢,一两年的时间总是要的。更有一种美洲的鸣蝉,要在地下生活17年之久,难怪有人说它是“昆虫中的长寿冠军”。
蝉从幼虫到成虫,要在黑暗的地中韬光养晦4年,从卵到成虫,竟然要辗转17年!黑暗给蝉黑色的躯体,它却要用来歌唱光明。蝉在地面上的生活时间极其短暂,“甜蜜”的时光只有4~6周。
雄性的蝉,胸部护甲下面的一双薄膜能够在肌肉的控制下高速振动,发出响亮的鸣叫——有“夏日歌手”之称。整个夏季,它们都在尽情尽力尽心地歌唱着,撕心裂肺,振聋发聩。从白天一直唱到深夜,辛弃疾不是写过“清风半夜鸣蝉”吗?而雌性的蝉是喑哑缄默着所有的激情,默默无闻过完一生。
蝉脱壳的时候,可以说是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向下倒挂着,原来折叠着的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接着,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爪钩住那层旧皮,使它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蜕出来。那些旧皮就只剩个空壳,成了蝉蜕。整个过程大约要半个小时。
刚蜕皮的蝉,用前爪把自己挂在蜕下来的空壳上,在微风里颤动,样子很柔弱,颜色还是绿的,直到变成棕色,就跟平常的蝉一样了。
雄蝉是天才的乐师。它的腹部有发声器,能发出声音。每年夏天,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蝉的乐声总在我耳边。
蝉的视觉非常灵敏,它有5只眼睛,左右和上方发生什么事情,它都看得见,只要看见有什么东西来了,蝉就停止演奏,悄悄地飞开了。
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蝉的鸣声和外观,还展现了蝉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使读者对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