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这首诗在表现爱情主题时,巧妙地运用了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既生动又富有感染力。
首先,赋的手法在《关雎》中得到了体现。赋即铺排,通过将一系列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从而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加强语势,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在《关雎》中,诗人通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自然地过渡到对爱情的表达。
其次,比的手法也是《关雎》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比即比喻,通过比喻来表达意义,使得诗歌的表述更加形象生动。在诗中,诗人以雎鸠鸟雌雄匹配联想到君子淑女必成佳偶,由听到雎鸠鸟清新流转的歌唱而春心荡漾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之切。此外,以荇菜既得而“采之”“毛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也体现了比的手法。
最后,兴的手法在《关雎》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兴是通过引起读者的联想来表达意义的手法。诗的开头以雎鸠起兴,借河水之中的小岛上的雎鸠和鸣,引出心中热烈的感情:“可爱的姑娘啊,‘我’心中的爱人。”第二、三节以采荇菜,衬托自己对姑娘的追求:“可爱的姑娘啊,‘我’日夜追求着你,但不能如愿,只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通过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引发了读者对爱情的共鸣。
综上所述,《关雎》通过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不仅表现了爱情主题,还使得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生动,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孔子曾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正是对《关雎》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的准确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