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无信
故事内容:春秋时期,齐襄公派大将连称和管至父去守卫葵丘,并承诺明年吃瓜时派人替换他们。然而,一年之后齐襄公却忘了这个约定。管至父送回一瓜,要求按时替换,但齐襄公却回答说再等一次瓜熟。最终,连称和管至父叛乱,杀死齐襄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讲信用,既然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兑现承诺。言而无信,必然失信。
食言而肥
故事内容:鲁国大夫孟武伯经常不履行自己的诺言,导致鲁哀公对其失信行为进行了讽刺,说他食言而肥。后世将食言而肥形容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经常违背自己的承诺的人。
背信弃义
故事内容: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承诺给渔夫100两黄金,但被救上岸后只给了10两。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商人却说渔夫一生挣不了几个钱,10两金子已经很多了。后来,商人再次翻船,这次没有人愿意救他,最终淹死。这个故事说明,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
烽火戏诸侯
故事内容:西周最后一个天子周幽王为了博取宠妃褒姒的一笑,多次点燃召集诸侯集合的烽火。开始时,诸侯们还都上当赶来,渐渐地就不再相信周幽王了。后来,当申国联合犬戎等部落进攻周朝时,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但诸侯们都没有来救援,最终周幽王被杀死在骊山之下,西周也因此灭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失信于人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最终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诺千金
故事内容: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但他的旧日朋友却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这些成语故事都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失信不仅会导致个人的失败,还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