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这句诗描绘的是 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具体画面如下:
涛声如雷:
八月的涛声如同万马奔腾,惊天动地地传来,给人一种极其震撼的感觉。
浪头高耸:
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显示出潮水势不可挡的力量。
撞击山石:
浪头撞击岸边的山石后又被撞回,这一过程反复发生,形成了壮观的景观。
迅速退去:
片刻之间,潮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留下一片沙滩。
沙堆如雪:
潮水退去后,留下的沙堆在阳光照耀下洁白如雪,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浪淘沙》,描写的是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潮水最大的时候,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