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经典著作《道德经》中包含了许多深刻的名言。以下是100句老子经典名言及其解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解释:可以言说的道,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命名的名,不是永恒的名。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解释: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处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解释:居住在适当的地方,心思深沉,待人仁爱,说话守信,治理有方,做事擅长,行动合时。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解释:三十根辐条共同构成一个车轮,因为中间有空隙,才能使车有用处。揉捏黏土做成器皿,因为中间有空隙,才能使器皿有用处。开凿门窗建造房屋,因为中间有空隙,才能使房屋有用处。因此,有形的东西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无形的空隙在起作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解释:五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使人耳朵失聪;五味使人味觉失调;驰骋田猎使人心绪狂躁;贵重稀有的货物使人的行为受到妨害。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调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因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
解释: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一样,重视大患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什么是宠辱若惊?宠是下位的。得到宠爱和失去宠爱都感到惊恐,这是对宠辱的惊恐。什么是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患呢?因此,把身体看得比天下还重要的人,可以寄托天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解释: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完成,长和短互相形成,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释:不推崇贤能,使人民不争斗;不珍爱难得的财物,使人民不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解释:天地不仁慈,把万物看作像刍狗(古代祭祀用的草扎成狗形的祭品)一样;圣人也不仁慈,把百姓看作像刍狗一样。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