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年收不收,全看八月头”:
这句谚语意味着来年的收成好不好,全看八月开头的天气状况。在农村,有“六月开头,定今年收成;八月开头,定来年收成”的说法。
“八月天疏朵,上好出门去逷迱”:
农历八月,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是外出游玩的最佳时节。疏朵指的是云彩疏淡、若有若无的景象。
“白露水,恶过鬼”:
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雷始收声”就是不再响雷了,预示着天气逐渐转凉。
“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
这句谚语意味着如果在八月八日下雨,那么接下来八个月都不会有干旱的情况。
“八月十五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如果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下雨,预示着冬季的雨雪较为充足,甚至可能预示着来年的干旱情况。
“八月十五破了天,十月初一见风雪”:
这句谚语主要是在北方地区流传,意思是如果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下雨,那么到了农历十月份的时候,就会开始下雪。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这是一句流传非常广的农谚,意思是如果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晚上下雨或阴天,那么到了来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降雪的天气。
这些谚语反映了古代农民对季节变化和天气状况的观察和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和实用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