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 陈陶《长竹》
2.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 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3.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 王慕兰《外山竹月》
4.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 裴迪《竹里馆》
5.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 元稹《新竹》
6. “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 —— 《竹十一首·其一》
7. “青岚帚亚思吾祖,绿润偏多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 《竹十一首·其四》
8. “茅舍竹篱边,雀噪晚枝时节。一阵暗香飘处,已难禁愁绝。” —— 《好事近》
9. “玄冥气力薄,草木冬犹绿。谁肯湓浦头,回眼看修竹。” —— 《浔阳三题·湓浦竹》
10. “森森移得自山庄,植向空庭野兴长。”
11.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 谢眺《咏竹》
12.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 许浑《秋日白沙馆对竹》
13.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 苏轼《霜筠亭》
14.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吴均《山中杂诗》
15. “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 —— 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16.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 杜甫《咏春笋》
17.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8.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 杜甫《竹》
19.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从水际门。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 刘禹锡《竹》
20.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 李商隐《庭竹》
21.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