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是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毕业于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艾青的诗歌作品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他的代表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等,这些作品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艾青的生平经历丰富而多彩。他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直到5岁才回到家中。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工作。1933年,他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艾青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
艾青在文学界的影响力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1985年,他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艾青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他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艾青的诗歌作品不仅表达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在艺术上的追求和创新。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和深入研究,成为中国现代诗的重要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