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恶不悛和屡教不改都用来形容那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的人或行为。
怙恶不悛
读音:hù è bù quān
含义:坚持作恶,不肯悔改。其中,“怙”表示依靠、仗恃;“恶”表示罪恶;“悛”表示悔改、改过。
出处:源自《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例句:对那些怙恶不悛的累犯,定要严惩不贷!
屡教不改
读音:lǚ jiào bù quān
含义:多次教导或告诫,仍然不悔改。其中,“屡”表示多次;“教”表示教导、告诫;“改”表示改正、悔改。
出处:虽然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在日常用语和文学作品中常见,用来形容那些明知故犯、多次不改的人或行为。
例句:他的儿子屡教不改,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总结:
怙恶不悛强调的是坚持作恶,不肯悔改,通常用于形容那些恶性不改的人或行为。
屡教不改则强调的是多次教导或告诫后仍然不悔改,通常用于形容那些反复犯错、不肯改正的人或行为。
这两个成语都带有强烈的贬义,常用于法律、道德或社会评论中,批评那些坚持错误、不肯悔改的行为。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