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这位世纪同龄人,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变幻,坚持写作了七十五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人物。她的写作历程,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新时期文学,展现了文学发展的伟大轨迹。她不仅开创了多种“冰心体”的文学样式,还进行了文学现代化的实践。她的译作如《先知》《沙与沫》,以及印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等,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1995年,她因文学翻译贡献获得了黎巴嫩共和国总统签署的国家级雪松勋章。
在个人生活方面,冰心与著名学者吴文藻相识于美国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两人从通信中逐渐加深了解,并于1929年结婚。他们的婚礼由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主持。
冰心不仅在文学和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她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关心儿童,热爱祖国和人民。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深受海内外读者的喜爱。
除了上述内容,冰心还有一些与萧乾的交往趣事。萧乾曾称冰心为“大姐”,而冰心则亲切地称呼他为“饼干弟弟”。两人的友谊始于萧乾11岁时,当时他们都在崇实小学读书。萧乾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冰心的很多关照,包括在他80多岁时,还能一字不差地背诵《繁星》。
在教学方面,冰心曾在学校教书,有一天,她在教室外看到一束美丽的花,以为是学生们送的,于是将其插进教室的花瓶中,心情愉悦地上课。
冰心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虽然家庭条件优越,但她并没有因此变得娇生惯养。相反,她在军营里度过了许多年,这段经历为她日后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她在军营里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阅读了《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名著,这些经历不仅塑造了她自律严谨的性格,也为她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