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庸》的部分原文如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这些原文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强调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和人生修养的境界。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