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呐喊〉中〈端午节〉的赏析?

59

《呐喊》中的短篇小说《端午节》赏析如下:

社会背景

《端午节》最初发表于1922年9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九号,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的落潮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曾激发起民众的反封建革命热潮,但随着军阀政府与封建旧势力的镇压,这种狂热暂时退去,新旧势力的交锋出现了此消彼长的状况。一些封建遗老遗少开始重新抬头,一些接受了新文化洗礼的人也回到了旧的轨迹上,还有一些貌似进步实则落后的人物趁机转向。

中心思想

《端午节》是鲁迅先生运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对“方玄绰”这类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进行了辛辣讽刺。通过这个故事,鲁迅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一些知识分子的虚伪和软弱,他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既无法真正进步,也无法坚守自己的原则。

人物形象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方玄绰,他是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身份地位非常矛盾,他既身处高等学府,喜欢发奇谈怪论,又混迹于官场,扭扭捏捏地做个政府的小官。这种知识分子加官僚的身份,使他在处理事务时显得左右为难,尴尬万分。从文化角色上看,方玄绰表面上是新式文人,天天捧着《尝试集》咿咿唔唔,但实际上他浅薄、市侩,在家里是坐吃等伺候的“家长”,在社会上是袖手旁观、静观待变的“看客”,是个披着新衣的旧式文人。

总结

《端午节》通过方玄绰这个人物形象,讽刺了当时社会中一些知识分子的虚伪和软弱,揭示了新旧势力交锋下的社会矛盾和个人的无奈。鲁迅先生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了对封建旧势力的批判和对进步知识分子的期望。